来源: 刘宝瑞问答网
2024-05-20 08:50:07

将“课堂”搬到“前沿”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将“课堂”搬到“前沿”

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本报讯 记者陈静报道:今年以来,上饶市委党校组织春季学期主体班学员先后深入广信区湖村乡茶园村和上海交通大学、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展示馆等地,让学员贴身现代化城市的最前沿、躬身乡村振兴的最前沿,体验了一堂堂“新时代中国两前沿”的“沉浸式”现场教学课,亲身感受新时代、切身体会新发展。

“脚下有泥”方能“心系乡村”。农村是贴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学员们通过与群众“同吃同住”“面对面夜谈”“调研集体经济”“集体劳作”等,听清了乡愁音,品到了百姓食,看懂了村业态,明白了农民意,心更贴近群众,情也更系乡村。第37期中青班班主任刘志高说:“学员们在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当中,把党的政策宣传好,把民情了解好,把群众的困难解决好,最终目的就是有效提升学员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

“眼前有光”方有“守正创新”。在全球20座科创中心城市中,上海跻身科学家“理想之城”前五。在上海交通大学,老师教授的知识,从上海的“双招双引”到“量子力学的应用”,从“房地产经济转型”到“推动新质生产力”,一份份从未详知过的科学理论,让学员们眼中充满了“创新的光”。在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展示馆,从“碳纤维”到“大飞机发动机”,从“电动汽车”到“低空飞行器”,一件件从未目睹过的真实科技产品,让学员们眼中充满了“科技的光”。全体学员认为,上饶市当前处于全面融入长三角G60科创走廊合作路径的冲刺阶段,在推动上饶市在对接长三角中对接新质生产力、在融入长三角中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建设对接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先行区过程中,每位学员既是亲身经历者,更是躬身践行者,必须在守正创新中干事业,必须在时不我待中干成事业。

“实际导向”方得“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坚守党校初心的精神底色,也是毛泽东同志为党校亲笔写下的校训。面对新时代新特色新要求,上饶市委党校以党校教育改革与学员的实践需求为导向,以创新教学方式、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量为出发点,大胆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传统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员在“最前沿的位置”中感受“最前沿的现情”,在“最前沿的课堂”中吸收“最前沿的知识”,既有效推动了学习培训与现实工作的衔接,又实现了理论收获与实践检验的转化,为学员在“实事求是”中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服务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保障和坚定决心。

将“课堂”搬到“前沿”

上饶市委党校创新教学方式重实效

广信区加快项目建设厚植发展新优势

  该区紧盯国家政策和资金投向,今年谋划区本级重点项目300个,总投资1496.47亿元。积极抢抓国家利好政策“窗口期”和重大项目投资“机遇期”,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债、政策性银行等金融工具,精心编制项目库,力争更多项目进“笼子”。今年新增已发行政府专项债项目6个、发行债券10.32亿元;争取中央预算内及省基建投资项目15个、资金5649万元。此外,围绕灾后恢复重建和提升防灾减灾能力等8个方向,申报国债项目23个,总投资44.5亿元。

  该区全力打好“四大攻坚行动”和“五大领域”项目大会战,聚焦20个省大中型、7个省重点、63个市重大项目开展集中攻坚“比学晒拼”。实行“红、黄、绿”三色管理,强化挂图作战,聚焦作业“时间、机械、人马、班组”,争分夺秒推动项目早开工、早竣工、早投产、早见效。截至目前,20个省大中型项目完成投资129.68亿元、占年计划124.69%;7个省重点项目完成投资43亿元、占年计划126.47%;63个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75亿元、占年计划119.36%,前三季度全区固定资产增长20.4%、增幅全市第一。

  坚持“一切围绕项目转、一切聚焦项目干”,该区坚持在一线破解难题,推动审批、服务、土地、资金等要素跟着项目走,让每个项目都能快速形成最大“实物量”。全面落实国家、省、市惠企政策,落实“免申即享”“即申即享”等机制,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今年以来,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10.24亿元,兑现企业奖励资金13.35亿元;帮助小微企业融资43.1亿元,小微企业融资实现“量增价减”。

  (黄宗振)

万年法院:“法律服务链”助法律服务提档升级

  万年法院牢固树立“党委、政府工作推进到哪里,司法服务保障就跟进到哪里”的理念,精准贯彻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万年县产业链诉调对接中心工作机制》的精神,多次深入走访调研产业链责任部门、工业园区、县工商联及各商会、链上企业并召开座谈会,不断完善司法应对举措,提出并建立司法融合产业链发展的“链长+院长”工作机制,制定了三条服务保障工作模式,为链上企业提供精准司法服务保障。一是优化平台载体质效,服务机制“扎实有力”。继续围绕企业法律需求,放大“产业链诉调中心”品牌效应,畅通服务渠道,促进园区、企业、法院主体衔接、制度衔接、程序衔接,构建完善全时空和全业务的“产业链+法律服务”体系,提高服务企业质效。二是优化服务资源配置,服务措施“精准有效”。建立产业链法官服务团队定向定制服务机制,明确服务内容、时间、数量,提供精准服务,推进审判团队与产业链企业定期交流沟通机制,分析研判经营中的法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提供涉企劳动用工、风险防控、合同管理、纠纷处置等精准法律服务。以链核企业为切入点,切实掌握各类企业法治需求,发放企业重点领域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指引、案例汇编、宣传手册等宣传资料,针对企业需求组织服务团队定期开展法律讲堂,实现法治“全科检查”向“重点体检”转变,更加突出针对性、实效性,为重点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三是优化三大产业链联盟,服务项目“持续有为”。优化纺织新材料、机械电子、食品药品“产业链+法律服务”联盟,进一步加强与15个成员单位的协作、配合、沟通,通报工作动态,发挥调解员团队力量,调动成员积极性、主动性,让他们参与案件调解,把矛盾化解在诉前。(丁家茂 吴小飞)

发布于:上思县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